泰安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網絡中心深入貫徹落實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和公司優化營商環境會議精神,全力做好公司智慧水務平臺建設和升級工作,在互聯網+智慧水務的大背景下,建設多元化網絡服務平臺、打造智慧供水服務體系,加速推進全市民生供水服務智能化、便捷化,全面助力公司優化營商環境。
實施標準化機房建設——打造營商環境大數據平臺
當前,中國已進入互聯網大數據信息化時代,各行各業,基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等技術產生的變革力量日益突顯,隨著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PLC組態控制技術、GIS地理信息技術、傳感器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建設智慧城市、智慧水務的大背景下,自來水公司實施了標準化機房建設。
(一)標準化機房建設
根據長遠發展戰略,本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原則,采用頂層設計,以滿足未來5-10年業務發展及系統建設的需要為目標,公司實施了以超融合技術為基礎,以虛擬服務器、虛擬存儲、虛擬網絡為框架的標準化機房建設工程。旨在打造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備、設施先進、安全可靠、綠色環保、投資合理、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綠色數據中心。目前,已順利完工并通過驗收。
標準化機房總體建設按照二層架構:核心層、接入層設計設計,按照功能區域分為如下幾個部分。核心區域:整個網絡數據交換與轉發中心,為業務專網的轉發樞紐。數據中心區域:最核心的業務系統,包含各種應用功能的虛擬化服務器群。超融合集群:承載業務系統。分布式存儲:提供非結構化存儲空間和備份空間。安全運維區:由安全運維設備組成,滿足等保3級標準。
(二)超融合架構
隨著超融合在國內市場興起并逐步成為主流,一場針對于IT基礎架構的技術變革悄然而至。超融合基礎架構(Sangfor HCI)一種 IT 基礎架構構建方式,其核心思想是使用通用硬件,用軟件定義來實現 IT 基礎架構的各項服務,包括:計算,存儲,災備,運維管理等,并且這些服務都在統一的平臺上,替代復雜的傳統煙囪式架構,實現基礎架構的極簡化。
超融合基礎架構具備以下三個技術特點:
(1)計算虛擬化。計算資源虛擬化技術將通用的x86服務器經過KVM、XEN等技術,向最終用戶呈現標準的虛擬機,這些虛擬機具備系列化的硬件配置。
(2)存儲虛擬化。用虛擬化技術“池化”集群存儲卷內通用x86服務器中的本地硬盤,實現服務器存儲資源統一整合、管理及調度。
(3)網絡虛擬化。通過OpenFlow、Overlay等技術將網絡設備的控制面與數據面分離,從而實現網絡流量的靈活控制,使超融合架構中各類網絡功能資源按需分配和靈活調度,實現網絡虛擬化。
實施網絡安全建設——打造營商環境網絡安全平臺
網絡中心在實施標準化機房建設的同時,同步實施了網絡安全建設,對內網、外網各個信息數據系統分別進行了安全配置預警。
(1)在網絡邊界,部署下一代防火墻技術。在傳統防火墻的基礎上集成豐富的應用層安全功能,為用戶提供L2-L7層網絡的全面安全防護能力。
(2)在互聯網出口,部署上網行為管理技術。以用戶識別、終端識別、應用識別為基礎,結合封堵、流控、審計等管理手段,全面應對互聯網給組織帶來的工作效率下降、帶寬效率下降、泄密風險、法律風險及上網安全風險等挑戰。
(3)在公網內網之間,部署VPN通信隧道。可以幫助遠程用戶、公司分支機構、第三方伙伴與企業內部網建立可信的安全連接,并保證數據的安全傳輸。
(4)在對各系統數據之間,部署態勢感知系統。集檢測、可視、響應處置于一體的大數據安全分析平臺,搭建閉環的安全技術體系。
(5)在系統資產內部,部署堡壘機系統。能夠對服務器、網絡設備、安全設備、數據庫等資產的運維操作過程進行有效的運維操作審計,使運維審計由事件審計提升為操作內容審計,通過內控管理平臺的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審計來全面解決運維安全問題。
(6)在數據庫系統內部,部署數據庫審計系統。通過鏡像、軟件探針等多種部署方式,對數據庫進行多因子精準審計,可準確評估數據庫所面臨的風險,并可以通過日志記錄提供事后追查機制,可有效保障數據庫訪問安全。
(7)在安全漏洞及安全配置方面,部署漏洞掃描系統。實現了各類配置脆弱性(漏洞、Web漏洞、弱口令、配置違規、變更)的智能發現、集中有序運維。
(8)在日志系統方面,部署日志審計系統。能夠同時滿足企業實際運維分析需求及審計合規需求,是企業日常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支撐平臺。
(9)在終端PC,部署終端安全軟件。以終端資產為核心,通過預防、防御、檢測、響應賦予終端更為精準、持續的檢測、快速處置能力,應對高級威脅同時實施聯動協同、威脅情報共享、多層級響應機制,幫助用戶快速檢測、處置終端安全問題,構建全新輕量級、智能化、響應快的下一代終端安全系統。
發展智慧水務平臺—打造營商環境多元化網絡服務平臺
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經過十二年建設,公司由原來只有一個供水調度系統,到現在擁有SCADA供水調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客服系統、營收系統、報裝系統和微信平臺、易迅通、GIS地理信息系統等八大系統的智慧水務平臺。公司借助智慧水務平臺,實施多元化網絡服務。
(一)順利通過首屆 “支付寶水務數字化運營專業認證”
水務行業正在面臨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數字化已成必然趨勢。今年7月15日至7月16日,網絡中心參加首屆 “支付寶水務數字化運營專業認證”的10門課程的學習及認證考核,并順利完成考核取得企業認證。為公司節能降耗、管理效率提升、營商環境服務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銀行、營業廳、微信、支付寶等線上線下多元服務
水費收繳實現公司收費大廳與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泰安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共七家銀行的實時聯網,用戶可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繳費設備支付水費,也可通過微信、支付寶完成水費繳納。
(三)推動愛山東APP網上報裝、繳費建設
為推動“數字山東”建設,公司根據山東省統一移動政務服務總入口“愛山東”APP,旨在實現泰安市用水戶在“愛山東”APP上用水報裝和繳費。
報裝業務接入“愛山東”后,用戶通過“愛山東”APP填寫報裝表單信息并上傳相關附件,通過中間件傳送給供水企業報裝系統,報裝系統接受相關信息后開始報裝業務辦理流程。
繳費業務接入“愛山東”后,用戶通過“愛山東”APP向供水企業營業收費系統發起繳費申請,營業收費系統通過“愛山東”APP推送相關費用信息,用戶向供水企業收費賬戶支付,營業收費系統根據用戶繳費金額銷賬。
規劃推動業務系統移動化建設—打造“營商環境”全面自助網上辦平臺
根據公司營商環境發展的需要和智慧水務發展的需要,公司亟待實現統一門戶和多終端展示等方式,通過權限管理和安全控制,幫助各級人員實現高效合理的日程安排,隨時隨地的移動辦公,清晰可視的信息呈現,科學量化的管理決策,全面提升生產、運營、管理、服務水平。
(一)規劃實現移動化APP,打破原有的傳統的PC應用模式,全面提升辦公效率
打破原有的孤立的業務應用,將營銷、客服、表務、報裝、調度、供水移動APP打通,形成業務閉環。
(二)規劃建設微信網上營業廳,全面實現服務“自助化”模式
向用戶提供自助水費查詢,各類信息推送、在線水費支付、網上報裝、故障報修、更名過戶申請、調價申請、漏水信息舉報、違章用水舉報、水務快訊、供水服務、水質信息和停水信息等功能。規劃完善業擴報裝系統,增加移動報裝、移動審批、移動勘察。
(三)規劃進一步完善SCADA調度系統
進一步對供水生產過程中各個業務環節上的生產數據進行采集、分類、加工、整理、歸檔,使之成為完整和可用的生產記錄,形成統一和開放的生產數據共享平臺,保證公司各部門對各個業務環節的監控和指揮,并通過對數據的統計分析和數據挖掘,輔助實現供水調度的宏觀決策和計劃,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高級應用提供可靠、準確、及時、完整的數據保障。
通過一張圖和駕駛艙等方式直觀呈現系統對城市供水生產的各個生產環節的集中監視,對生產現場的生產執行情況的實時監視,令各級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全面、直觀的了解和掌握生產狀況,進而實現對整個供水系統的統一指揮和集中調度。
移動APP將營收、表務、報裝、客服、生產調度、管網監控等模塊整理聯動打通,實現移動化業務處理,工單流轉,數據分析,利用移動端拍照、定位、掃碼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完善基礎數據,豐富用戶信息,輔助業務人員進行工作開展,建立基于數據分析和決策的工作模式,為供水企業開展考核工作提供決策依據,達到高效辦公、提升服務水平的目的。
(四)業擴報裝系統的升級改造
省人民政府明確要求具備直接接通條件的,簡化為申請受理、裝表接通2個環節,水氣接通均不超過4個工作日;有外線工程的簡化為申請受理、現場踏勘編制方案、驗收接通3個環節,水氣接通分別不超過7個和10個工作日。
報裝管理的提升是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途徑,通過多途徑多渠道提交報裝,例如微信等,方便報裝辦理,同時客戶提交報裝后能夠查看報裝進度。同時加大報裝和營業收費系統的互通,報裝系統工單申請的電子資料,在歸檔時立戶時自動轉入營收系統相應用戶編號內。在營收系統內可根據用戶編號查到用戶相應的檔案資料,包括首次提交及后期更改的資料。
報裝系統增加移動報裝功能,增加移動審批、移動勘察、移動進度控制、質量管理、安全管理、微信公眾號受理及查詢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