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對于青島現代化污水處理業而言,是一個極具儀式感的年份。從海泊河污水處理廠1991年3月20日開工建設,這座日設計規模8萬噸,出廠水質二級標準的污水處理廠開始屹立于膠州灣畔。開始到現在,整整30年,三十而立的年紀,正青春充滿活力。這個匯水面積約24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53萬的污水處理廠,已經從一個工業基地成為環境優美的生態教育實踐基地,污水日處理能力提高到20萬噸/天,國家重點示范工程、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海泊河污水處理廠用數字向社會匯報自己三十年來取得的成績。
為綠色發展鋪好底色
1993年11月18日海泊河污水處理廠通水運行,隨后,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團島污水處理廠等11座污水處理廠于膠州灣畔依次而生,整個青島水務環境公司的污水日處理能力從海泊河污水處理廠建廠初的8萬噸/天提升至2021年的130.6萬噸/天,出水水質從二級標準提升至地表類Ⅳ類水的水質,用安全、穩定、達標排放的服務,惠澤著島城的青山綠水。
2020年,海泊河污水處理廠經過二次改擴建及升級改造,出水水質超過國家一級A標準,提升至準地表水類Ⅳ類水標準。2021年,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制定,中國人民大學牽頭編制的《污水處理廠(站)低碳運行評價標準》團體標準立項通過。海泊河污水處理廠作為參編單位之一,在污水處理廠運行工藝特點、污染物去除效率、電耗、藥耗、出水水質等減碳、替碳、管碳等方面均提出了可行性建議;并以海泊河污水處理廠實際生產為例,介紹低碳節能的相關措施,通過提高設備效能,引入“智慧概念”,優化自控系統進行曝氣、加藥精準調控等措施,實現低碳運行;通過使用中溫厭氧消化技術在污泥減量的同時產生沼氣,使用水源熱泵技術提取水中熱能,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通過污泥、污水協同處理廢糖漿、啤酒廢液等,在利用技術優勢解決相關企業困難的同時,充分利用其有機物,以實現碳的替代,以實際行動踐行污水處理的低碳發展。
讓清水流向未來
在技術改造的強力支持下,海泊河污水處理廠水質提升后的優質處理水,作為再生水為河道生態補水、綠化用水、工業用水及其他雜用水,不僅可以減輕青島市供水負擔,還開辟了穩定的第二水源,對緩解青島用水緊張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如今,海泊河污水處理廠積極創新,深化熱電聯產工藝,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碳排放。建廠以來,海泊河污水處理廠充分利用污泥消化所產沼氣進行發電,全年發電量達400萬度,并實現了熱能平衡,不僅降低了污泥產量、節約了成本,還減少碳排放、保護了環境,成為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的污水處理廠的成功典范。2021年6月30日,海泊河污水處理廠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城鎮污水處理低碳示范工程,成為全國首批山東省唯一入選的污水處理廠。
如今的花園式污水處理廠已成為怡情的生態標桿,青島水務的污水處理人也被市民昵稱為“洗水人”。提升好水質、打造好生態、充分利用智能水科技、創新人才機制,是洗水人以水為媒服務島城的職業榮耀。走過三十年的島城現代化污水處理業,面對未來,汩汩流出的也將是清水、低碳和無限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