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指出“我們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贏得歷史主動”,強調“要常懷遠慮、居安思危,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致廣大而盡精微’”。
以此為勉,聊城水務事業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石,未來將走向哪里、如何轉型升級?怎樣贏得主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恰好解答了這個問題,為聊城水務事業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和方向。
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贏得主動。干事業做工作,既要登高望遠、胸懷大局,又要落實落細,把“精微”小事做好。一直以來,城區公共供水的水源優良、出水完全符合國標,但是通過“雙提升”活動梳理發現,與廣大用戶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相比,在水質和服務質量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適應的情況,成為服務用戶的難點和堵點。打鐵還需自身硬,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首先要扛牢民生責任,以細致、精致、極致的作風,確保本質安全和高質量服務。要敢于刀刃向內、直面問題,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為標準,主動向服務需求“對標”,用群眾期待“掃描”,保持“改進”的清醒,適時提出更好的改革措施和服務機制,讓“雙提升”活動盡快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
謀求創新發展,必須實干加巧干。能否把握住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最大的挑戰在于要“穩”更要“進”。在鞏固國企改革成效上保“穩”,在破除瓶頸、思路創新上求“進”,統籌兼顧、難點突破、居安思危,才能下好工作“先手棋”。面臨新業務、新問題、新挑戰,要把方向、謀全局、用巧勁,也要多案在胸、多策在手、順勢而為,敢于接燙手山芋,善于以智破題、以巧制勝。創新發展的重任在肩,沒有現成的師傅,也沒有參考的答案,只有團結奮斗,用改革的勇氣和開闊的思路去解決困難,邊實踐邊總結,才能化危為機、穩健前行。
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作之不止”。一滴水,在頑石面前既小且弱,頃刻之間無法見證自身努力的價值和成果,日積月累卻能穿透石頭。應該看到,現在有一些重點難點工作,無法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一勞永逸,一定要耐住性子、靜下心來,向水學習以柔克剛、百折不撓的品格與作風,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咬定目標、作之不止。要加快推進制度創新,堅持用制度來管、用流程來做,夯實企業發展根基,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集聚力量,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把工作一項一項干好,把難題一個一個破解,闖出一條發展新路子,高質量履行聊城水務戰略新使命。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未來,聊城水務將圍繞“四水四定”總要求,堅持“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搶抓改革發展機遇,優化產業結構布局,緊盯一流標準深耕細作,積極構建現代水務服務體系,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群眾、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中,永葆為民服務的初心,蓄積滴水穿石的韌勁,我們必能匯聚無堅不摧的力量,實現聊城水務事業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