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供水搶修服務怎樣才能做到又好又快?威海市水務集團供水管理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改良管網維修工具,研制出多種高效便捷的維修工具,在多個環節大幅提高了工效,推動供水服務效能提升。
“棘輪閥門開關”讓閥門開啟更簡單
管網維修通常需要對空氣閥門進行開關,一般情況下主管道的閥門軸體安裝方向是豎直于水平面的,但是也存在一些斜置或橫置的閥門軸,這就導致現有的專用工具無法使用。一旦發生故障,使用普通的管鉗和扳手操作,不僅效率低,還會影響該區域居民的正常用水。
如何破解這個難題呢?中心區供水公司管網科張冉對閥門進行實驗分析,針對斜置和橫置閥門的位置,研究了一種全新的閥門操作扳手。這種扳手采用移動式套絲機的棘輪頭,外加閥門頭適配器、長桿,一個便捷實用的閥門開啟工具就這么組裝好了。棘輪閥門開關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釋放了勞動力,也為居民的用水安全提供了保障。
小開關,大作用
在供水行業中,管道維修是對外服務的窗口,城市供水管網出現問題,供水中斷,整個城市生產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溫泉轄區內大部分水表池井深超過1米,在管網搶修、客戶代表抄表時,經常需要下井工作,十分不便。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溫泉供水公司姚俊帥,通過實地觀察,總結經驗,設計出水表井四合一多用閥門開關組合工具,把手拆卸后是一把單獨小鉤子,可以隨身攜帶開關表池井蓋,組合起來可以開關表池井的表后手柄閥,搭配鎖閉閥鑰匙可以開關表前鎖閉閥,鉤子尾部配有破窗錐,可用于緊急情況應急破窗。雖然工作依舊很辛苦,但是有了趁手的工具,不僅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網維修和抄表工作也更快更好了。
巧用“杠桿原理”解決井蓋開啟大問題
對管網維修和抄表工作造成困擾的不僅是水表井的深度,水井蓋的重量問題也讓不少工作人員犯難,張村轄區內部分供水井蓋為大理石材質,50多公斤重,需要2名男同事用4個鐵鉤盡全力才能開啟,給維修和抄表工作帶來極大地困擾。
張村供水公司召集工作人員進行專題討論,干部職工紛紛獻計獻策,不斷進行堪探設計、動手制作、現場測試,調整優化方案,最終設計出可折疊的便攜式井蓋開啟工具,該工具巧妙運用杠桿原理,只需要用四個鐵鉤勾住井蓋,一名女同志輕松撬動杠桿,就可以開啟井蓋,極大地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該工具已在張村供水公司廣泛應用。
小工具凝聚大智慧,職工們在工作中大膽創新、發散思維,把經驗和靈感轉化為創新服務的好辦法,絲絲智慧的浪涌匯聚成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服務質量不斷提升。